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
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中心
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站式服務中心
| 建議人 |
許希喜 |
建議編號 | 2 | |
| 標題 |
關于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建議 |
|||
| 建議內容 |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與進步。然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未成年人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心理壓力和挑戰。近年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如抑郁、焦慮、自閉、暴力傾向等,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因此,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構建全面、系統、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體系,對于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一、現狀分析 (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的普遍性 當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呈現出普遍性趨勢。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有相當比例的未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和社交能力,還可能對其未來的成長和發展造成深遠影響。 (二)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 1.家庭環境: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長的第一課堂,家庭氛圍、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態度等都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產生重要影響。然而,一些家庭存在親子溝通不暢、教育方式不當等問題,導致未成年人產生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 2.學校環境:學校是未成年人學習和成長的重要場所。然而,當前一些學校過于注重學業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個性發展,導致部分學生產生厭學、自卑等心理問題。此外,校園欺凌、師生關系緊張等問題也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3.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同樣具有重要影響。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未成年人面臨著更多的信息沖擊和價值觀碰撞。一些不良信息、網絡暴力等問題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不足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尚不完善,存在以下不足: 1.心理健康服務資源不足。2.心理健康服務覆蓋面有限。 3.心理健康服務專業化水平不高。 二、建議措施 為了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構建全面、系統、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體系: (一)加強 家庭教育 指導,提升家長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1.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和支持,通過舉辦講座、培訓班等方式,提高家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同時,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2.推廣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采用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信心和責任感。避免過度溺愛或嚴厲懲罰等不當教育方式,減少對孩子的心理壓力和負面影響。 (二)完善學校教育體系,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 1.建立心理健康輔導機制:學校設立的心理咨詢室要真正用起來,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同時,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合作,共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2.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應注重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社團活動等,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心理素質。同時,加強對校園欺凌、師生關系緊張等問題的預防和治理,為學生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三)加強社會支持網絡建設,提供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服務 1.完善心理健康服務網絡: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心理健康服務的投入力度,完善心理健康服務網絡。通過建設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可以在社區衛生院建立相關咨詢門診)、增設心理健康服務熱線等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服務的覆蓋面和可及性。 2.推動心理健康服務創新:鼓勵和支持心理健康服務機構開展創新服務模式和項目,如在線心理咨詢、心理健康APP等,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務。同時,加強對心理健康服務項目的監管和評估,確保服務質量和效果。 (四)加強宣傳引導,營造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 1.加強媒體宣傳: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平臺,加強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的宣傳和報道。通過制作專題節目、開設專欄等方式,提高公眾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同時,加強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 2.開展公益活動: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志愿者等力量開展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公益活動。通過舉辦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健康知識競賽等方式,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加強對未成年人的關愛和支持,幫助他們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 3.加強家校合作:加強家校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共同關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通過定期召開家長會、家訪等方式,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和心理需求,共同制定個性化的教育方案。同時,加強對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 |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吳中區教育局 | ||
| 協辦 | ||||
| 答復內容 |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吳中區教育局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省、市相關文件和專項會議重要精神,認真貫徹執行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關于加強青少年生命健康關愛工作的若干意見》(蘇府辦〔2022〕69號)、《蘇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行動方案》(蘇教德育〔2022〕20號)等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我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護航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具體做法如下: 一、全面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工作 1.關愛青少年生命健康“潤心”行動工作專班繼續深入推進工作。吳中區教育局根據蘇州市教育局“潤心”行動工作專班要求,結合吳中區教育實際,在每學期開學工作檢查中都進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督查,督促學校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每學期初下發“吳中區“潤心”工作要點”指導學校開展此項工作,并通過各類統計表,要求學校開展自查自改,區級做好匯總和督查工作。 2.配備專職心理教師。全區各校專職心理教師100%全覆蓋,全面推行全員導師制,使每個人學生都有導師;每學期學校通過學生心理健康排摸確定重點關注對象,對紅橙黃學生進行分類管理,對部分紅色學生建立“一人一工作小組”。 3.提供疏導和求助的支持系統。吳中區依托“一站一中心”(吳中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站、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導工作。通過宣傳和開放蘇州市中小學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65205520、吳中區中小學8小時心理輔導熱線89171999和吳中區未成年人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66577610,滿足學生和家庭的求助需要。每年區中小學心理指導中心共接到熱線電話在1000以上,提前干預學生心理危機事件近30起。 小學高年級以上班級推選學生心理委員,幫助重點關注學生結對成長伙伴。指導學校與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婦幼保健機構等建立健全協同機制,共同做好學生心理健康預警。 4.健全用好學校心理輔導室。2024年起,根據《江蘇省中小學標準化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要求各校對照標準積極建設和發揮心理輔導室作用。通過健全值班、預約、面談、轉介、追蹤和反饋制度,發揮團體輔導室功能,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等形式和途徑,為學生及家長提供便捷的求助渠道。 二、“五育并舉”落實未成年“潤心”工作 1.深化以德育心。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德育思政工作全過程,融入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和學生成長各環節,納入“三全育人”大格局,德育工作者全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深化以智慧心。嚴格落實“雙減”的“五項規范”要求,加強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五項管理”,區教育局制定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長效機制,中小學制定作業管理細則,建立作業總量審核監管和質量定期評價制度。將精準作業設計作為校本教研的重點,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根據實際學情和學生不同情況,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嚴格規范作息時間,嚴控考試頻次,嚴禁成績排名,提升師生校園生活質量,有效減輕學生、家長壓力負擔,緩解焦慮情緒。教師在學科教學中要注重維護學生心理健康。強化校外培訓監管行政執法,全面加強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防范治理。通過多種途徑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家長和老師樹立科學的教育觀、成長觀,廣泛凝聚能力比知識重要、成長比成才重要、健康比成績重要的教育共識。 3.深化以體強心。發揮體育調節情緒、疏解壓力的作用,實施學校體育固本行動,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與健康課。2025年起嚴格執行“2?15專項行動”,確保學生每天校內體育鍛煉時間不少于2小時,課間休息15分鐘,開展豐富多彩的大課間體育項目,舉辦大課間活動方案評比活動。 廣泛持續推進運動項目進校園、優秀教練員進校園等活動,擴大青少年體育賽事參與面,支持學校全覆蓋、高質量開展體育課后服務。 4.深化以美潤心。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開齊開足藝術課程,廣泛開展普及性強、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積極向上的美育實踐活動。學校用活用好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藝術館等校外實踐基地,定期開展藝術體驗、自然欣賞、美術實踐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美、欣賞美、創造美,促進美育與心育融合。 5.深化以勞健心。豐富、拓展勞動教育實施途徑,組織引導每所學校開發至少1門勞動教育校本課程。學校每年組織實施好“勞動周”活動,積極創造條件建設具有學校特色項目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活動。 三、全面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1.構建組織網絡,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1)吳中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工作,自2016年起,將“智慧共育幸福吳中”家校共育項目列入區政府十大實事工程。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區域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健全機制,完善網絡,建立區、鎮(街道)、校(社區)三級培訓體系,構建學校、家長、社會“三位一體”的立體化育人網絡,全面推進區域各校家庭教育指導工作。(2)強化經費保障。近幾年,先后投入專項經費700多萬元,充分保障家庭教育場地平臺建設、講師團教師培訓、家庭教育課程研發、家校共育活動開展、名師工作室的培育、項目學校的建設等。 2.健全服務體系,建設指導講師隊伍 (1)組建“慧共育”項目的志愿服務團隊。“慧共育”志愿團成員來自吳中區各中小學持有家庭教育指導師和心理健康教師,志愿者堅持家庭教育指導普及化,他們能深入中小學校、社區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2024年開展家長講座200場以上、現場咨詢10場以上、市級家長沙龍1場,各類活動深受學校和家長歡迎。2025年我區推出“春潤行動”,全區按地域劃分10個片,每個片設立正副組長2-3人,負責片內家庭教育指導活動,根據“就近輔導,屬地管理”的服務原則,開展各類活動,活動的數量和質量都將大幅提升。其中有一項內容就是推進校家社協同育人活動:各片組長與社區負責人合作,在社區開展廣場咨詢、家長沙龍、親子閱讀等活動。各片“慧共育”志愿者在組長的指導下負責活動的策劃、組織和宣傳工作,吸引有愛心和能力的家長共同參與,為家長搭建互助成長的平臺,激發家長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的積極性,營造全社會關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 (2)培育優秀家庭教育講師。區教育局每年組織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和家庭教育指導師上崗培訓200人左右,組織“慧共育”志愿者的進階培訓近千人,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指導能力。2025年區教育局制訂《吳中區“春潤行動”——未成年人校家社共育項目方案》,要求學校制訂校家社協同育人的工作計劃,明確學校在家庭教育指導方面工作上的目標和要求;同時培訓本校“慧共育”志愿者,要求老師們在做中學,積極參加本校和片區組織的各類活動,把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技能傳遞給家長,更好地服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
|||
主辦單位: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支持
備案:蘇ICP備10060399號 網站標識碼:3205060031
公安部備案號:3205060201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