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
蘇州市吳中區政務服務中心
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站式服務中心
經驗做法:微網格精治理。通過“小村治理”的模式,將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分解至三級網格之下的自然村四級“微網格”,在網格內以黨建引領、壓實責任、全民參與的“黨建網、治理網、服務網”三網融合,實現人居環境常態長效管理的內生動力。
典型案例:甪直鎮甫里社區深入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結合黨建品牌“甫家文化”,探索實踐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新思路,總結提煉“小村治理”三網融合工作法,不斷刷新鄉村“顏值”。
一是“紅色”黨建引領,匯聚治理的凝聚力。在三級網格基礎上按自然村細分四級“微網格”,由社區書記親自帶頭抓指揮,定工干部分片負責三級網格,“兩委”成員掛鉤認領8個自然村“微網格”,充分發揮將支部建在網格上的優勢,結合“甫家連心行動支部”、微網格“海棠微光”志愿者團隊等骨干力量,以黨員、鄉賢等模范帶頭,形成對廣大黨員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環境保護的示范引領作用。
二是“藍色”網格治理,強化治理的戰斗力。制定“三美一高”生態宜居美麗村莊培育方案及社區人居環境考核細則,將人居環境整治與違章管控、文明城市、消防安全、美麗鄉村等工作同步落實、同步推進,將“微網格”考核成績與對應網格績效獎懲掛鉤,分解任務、壓實責任。同時,加強環境長效管護,加強村莊自有保潔員隊伍管理,實行“藍馬甲”網格員每日巡查,不留盲區死角,將問題立行立改。
三是“綠色”文明新風,提升治理的向心力。充分注重發揮“小村治理”內生動力,制定文明清潔戶評比規則和鄉村治理家庭文明積分制考核細則,全體村民以戶為單位進行“數字鄉村”季度積分、獎勵兌換和年度評優,每年評選“文明清潔戶”和“美麗庭院”,培養庭院清潔、門前三包的主人翁意識。同時,依托“領甪先鋒”網格工作站開展社情民意聯系日等活動,收集環境管護、鄉村建設等方面建議,并對增設停車位、加裝健身設施、改造小游園等合理建議予以采納實施,提高居民幸福度。
主辦單位: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支持
備案:蘇ICP備10060399號 網站標識碼:3205060031
公安部備案號:32050602010344